欢迎访问南阳文明网

新时代文明实践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时代文明实践 > 正文

0807

【新时代文明实践看南阳】内乡:全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精神文化乐园

2022-12-02  南阳文明网

  今年以来,内乡县坚持全域覆盖、高效运行、有效管理,推进“中心+所+站”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形成纵向贯通县镇村、横向辐射党政群企的“三纵四横”文明实践网络,强化网格化运行管理,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到哪里。

  建强“中心”,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

  内乡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龙头来抓,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稳中求进、守正创新。

  高标准建设。为了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具备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多项功能,内乡县以“南阳市示范性综合教育基地”原有的公共安全体验馆、科技馆、国防教育体验馆等为基础,增建了理论实践厅、志愿服务室、影视录播室等,使文明实践中心核心区达到了“两厅两室五馆一讲堂”,实践中心展室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可同时满足1000名群众文明实践活动之需要。

  高起点启动。内乡县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目标。3月2日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中心”揭牌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启动仪式。

  高密度活动。文明实践中心面向社会开放以来,共举办活动62场(次),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达2万余名,活动受益群众达5万余人,新时代文明中心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新去处、志愿服务的新阵地,为内乡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坚实的平台,为全县广大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拓宽了更加有效的阵地。

  优化建“所”,着眼凝聚人气、激发活力

  统一内容,让基层建设有依据。为便于统一标准、统一考核,与上级有效进行衔接,内乡县出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考核办法(暂行)》,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考核细则归纳为6项内容、33个指标和3个加分项目,并逐项进行分解,要求乡镇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部门、具体人员、完成时限,强力推进各项内容落实落细落小。

  示范带动,让基层建设有参考。内乡县加强对乡镇文明实践所和村文明实践站的建设指导,明确人员分包乡镇,把关内容,督促进度,在保证必备内容不少的情况下,要求各乡镇结合乡情村情,自行设置、因事设置、因人设置、因活动设置、因特色设置,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一室多用,形式灵活。

  挖掘资源,让基层建设有活力。放宽视野,通过盘活、改造升级、有效激活闲置资源。利用老学校、老计生办、老卫生院等,修旧如旧、翻新改造、因地制宜地改造成为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充分挖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孝心少年”等先进事迹,切实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利用马山口镇豫西六地委、六行署等红色教育基地,进一步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抓实村“站”,让文明实践更好贴近群众、服务群众

  内乡县在村站建设中,充分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既有阵地开展建设,开展集中活动,让文明实践更好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内乡县要求村站采取开门服务、轮流坐班制度,建立以村组干部、党员、团员、热心群众、志愿者、高校学生等为主的多元工作队伍,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活动。

  成立党团队宣传小分队,利用党员活动日、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让党的理论、思想主张深入人心。依托学校“文创”资源利用暑期进行墙绘美化乡村志愿服务活动,已在赵店、马山、七里坪三乡镇15个村开展墙绘活动;鼓励社会爱心人士依托村幸福大院和中心小学开展关爱志愿服务行动。

  依托内乡县“三带五联奔小康”活动,在村“站”开展“乡村光荣榜”选树活动,目前评选出好媳妇、好丈夫、创业好青年、群众组织好会长、好乡贤、好党员、好支书等各类典型600多名,抵制高价彩礼、土葬和卫生陋习,倡导文明新风,以文化人,移风易俗……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真正走进了群众的心坎里,群众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受益者。

  如今,一个个旗帜鲜明、主题突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实践所(站)成为百姓茶余饭后新去处,敬老爱幼、邻里互助、团结和睦、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在菊乡大地涌动。(内乡县文明办)

责任编辑:贾 媛

南阳市文明办 主办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